科普园地 / Popular Garden
有一种眩晕 叫“耳石症”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9/18 09:06:16    点击次数: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的眩晕和眼震,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病较突然,眩晕症状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为数秒至数分钟。耳石症多见于40~60岁成人,女性居多。

 

耳石症(1)(1).png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患者询问:“耳石是不是就是耳屎,跟我总是掏耳朵有关系吗?”“为什么会得耳石症呢?”等问题。首先,耳石和耳屎的位置不同,耳屎位于我们的外耳道,耳石在我们的内耳,所以此“耳石”非彼“耳屎”。此外,在耳朵内有调节平衡的球囊、椭圆囊和半规管。球囊、椭圆囊结构内有碳酸钙盐结晶,形如石头,称之为耳石,平时待在两个耳石器内,粘得很牢固,就像是公园里的鹅卵石路上的小石子一样。如果没有耳石,我们的生活将非常痛苦,因为缺少它我们将无法保持平衡、无法行走、无法生活。但如果耳石脱落不慎掉到半规管里,移动时就会刺激半规管,产生眩晕。

 

怎样判断耳石症

 如何鉴别耳石症呢?耳石症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个是时间短。耳石症引发的眩晕,一般情况下,持续时间很短,几秒钟到一分钟左右。别小看这短短的数十秒,会让人出现各种不舒服,譬如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晕、头重脚轻、平衡不稳等。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眩晕症状往往非常剧烈且难以接受,患者一动就会眩晕,所以很多病人会自以为眩晕是持续存在的。

 

 二是眩晕发作与头的位置或者姿势变化明显相关每个耳石症患者都能找到一个特定的姿势让其发作。常见如起床、躺下、翻身、转头等动作后出现。所以很多病人都在晚上睡觉时、起夜或起床时,夜间翻身时出现症状。

 

 专科医生说,如果脱落的耳石不能及时复位,患者的头晕症状就得不到缓解,影响运动平衡,可能造成消化系统不适,复位难度增加,病程延长,前庭功能减退。患者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

 

治疗方法有哪些

 复位治疗复位治疗分为手工复位和机械复位两种,主要原理是将“脱离岗位”的耳石通过一定顺序的头部转动(主要是带动内耳器官的转动)而把引起症状的耳石移出半规管或嵴帽,重新回到椭圆囊等结构内,从根本上解除引起症状的问题。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发作期,眩晕呕吐时可以注射止晕针剂以尽快控制症状,进行后续的检查和治疗。第二部分是口服药物,它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症状,减少复发和后遗症。

 

 前庭康复训练这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某些姿势动作的反复强化,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和代偿机制,并以此来提高患者的前庭功能。说白了就是通过训练来使身体适应度提高,就像是走钢丝,演员高超的平衡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