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 Popular Garden
“过午不食”是老年人的长寿妙方?——关于老年人饮食健康的几个误区(上篇)
发布者:刘娟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4/05/08 10:58:47    点击次数:

中医和佛教有一种说法,叫做“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11点—13点,也就是说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因为老话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胃肠怕堵不怕饿”。在当今食物充沛的时代,这个说法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推崇,毕竟“三高都是吃出来的“。那么对于”三高“的高危人群——老年人应该采取“过午不食”的饮食方式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老年人饮食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中老年人十分常见,很多老年人养成了长期控制饮食的理念和习惯,尤其对荤菜唯恐避之不及。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组成成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包括容易长胖、骨密度会逐渐下降,并且肌肉量会逐渐减少,尤其是四肢肌肉量,也就是胳膊腿儿会慢慢变得越来越细。而老年人消化能力下降,很多老年人吃荤菜以后感觉肚子胀、不舒服,习惯了只米面和蔬菜,不吃或者很少吃肉种欠缺蛋白质摄入的饮食习惯更加加剧了肌肉合成能力的下降。长此以往,老年人会逐步出现力量减弱、步速减慢、活动能力下降的表现,呈现典型的老年特有的疾病——“肌少症”。

肌少症又称为肌肉减少症、肌肉衰减综合征,或者少肌症是指与增龄关的肌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据调查,目前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患有肌少症,是导致老年人跌倒、失能和衰弱的罪魁祸首。而更麻烦的是,这个疾病的发生发展无声无息,常常是等到跌倒了、走不动路了、卧床、衰弱了,到医院里检查才被告知有肌少症。很多老年人前一天还在为自己的“千金难买老来瘦”而得意,下一秒就因为步态不稳而跌倒骨折。甚至即使是跌倒、失能了,老年人也仍然不知道自己患有了肌少症。

而防治肌少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饮食。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蛋白质合成效率下降,为了保持和恢复肌肉量,老年人其实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膳食蛋白质补充因此,老年人的饮食限制程度应逐渐放宽,改变吃饭仅“七分饱”的饮食习惯,当然更不要“过午不食”。我们用数据来说话,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为每公斤体重0.81.0 克;而对于没有肌少症和衰弱健康老年人而言,蛋白质就建议增加到每公斤体重1.01.2 克,比健康成年人要高;对于有肌少症或者或衰弱的老年人则建议每蛋白质摄入量增加每公斤体重1.21.5;而对患有严重疾病、受伤或明显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天的蛋白质则需要补充到每公斤体重2.0克。因此,和老年人一贯认为的“你们年轻人消耗大,我们年纪大的需要吃的蛋白质肯定比你们年轻人少”的想法截然不同,老年人其实每天需要进食更多的蛋白质来有效防止肌肉的丢失。

来源:刘娟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