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 Popular Garden
浅谈胃肠道的保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3/10 10:06:55    点击次数:

胃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以及随食物一起摄入的有毒物质、病原菌等都是最先进入胃肠道,通过胃肠道的转运、消化后,摄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供身体各器官使用,同时排泄出肠内的废物,因此,胃肠道成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关于胃肠道的保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饮食:平时应避免过烫、过冷以及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便秘患者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0—35g;2. 减少烟酒的摄入,研究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可以引起胃粘膜的组织学损伤,还可加重酒精引起的胃损伤;酒精可以刺激胃剧烈蠕动,引起机械性胃损伤,此外,酒精还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可能导致溃疡。3.药物: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疾病发生率高,常常会服用非特异性抗炎药,最常见的是阿司匹林,由于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直接和间接损伤作用,如果需要长期服用,建议服药前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减少溃疡和出血等并发症,或者换用其他抗血小板抗凝药物。还有一类药物是激素,如果长期服用,需要加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4. 适当运动:运动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如散步、慢跑,跳舞等。5. 保持乐观的心态:情绪对于胃肠道的影响不可小视,动物实验发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可导致大鼠胃粘膜损伤,临床工作经常有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便秘的患者,往往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给予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后消化系统症状明显缓解。6.定期胃肠镜检查:45周岁以上人群可以做胃肠镜体检,同时筛查幽门螺杆菌,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无论有无消化道症状都主张根除。但是老年患者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医生评估。如果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或者是家族性消化道肿瘤,需要增加胃肠镜检查的频率。6. 穴位按摩:中医的穴位按摩对于养胃健脾确有裨益。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慢性胃炎伴有萎缩肠化,不必过于紧张,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合理的胃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公认的胃癌危险因素有:1. Hp感染;2.长期高盐饮食、烟熏煎炸食品、红肉与加工肉的摄入及不良饮食习惯;3.吸烟;4. 重度饮酒;5.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推荐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预防胃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的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目前认为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肥胖、低体力活动、不良饮食(如红肉和精加工肉类、低膳食纤维、低钙饮食)、饮酒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个体,其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4.0倍。所以建议低危人群45-75岁接受结直肠癌筛查,76-85岁身体健康、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筛查,85岁以上者不推荐继续筛查。具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筛查年龄应提前至40岁或更早。

慢性便秘也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饮食在慢性便秘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是饮水量不足(每天应大于1500ml)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此外,便秘的危险因素还有高龄、女性、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等,便秘患者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因为老年人往往多重用药,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或药物因素导致的便秘。除了改善生活方式以外,肠道微生态制剂在慢性便秘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益生菌和益生元通过促进有益微生物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长,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不仅能改善排便频率,还可能对整体肠道健康有益。建议遵从医嘱用药,常常有病人服用自行购买的“通便药”后出现结肠黑变病。

    希望读者朋友们一定要吃得健康,做到食材新鲜,搭配合理,少油少盐,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祝愿老年朋友们都能健康长寿!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 老年消化科主任医师 邵耘